实施ERP40问之实施风险(教你变行家)

  • 打印

能在一个小时内搞明白ERP以及其实施中的要点吗?听起来似乎有点要求过分,但这真的是忙碌的CIO和CEO的迫切需求。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结合自身经验和多年的理论积累,总结出有关ERP实施的最关键的39个问题,以问答的形式,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对ERP实施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以免陷入日新月异的技术、层出不穷的理念以及纷繁复杂的观点怪圈中。

 

实施风险  

    11.为什么要使企业高层认识到ERP项目风险?

  如果企业高层不能清醒认识实施ERP的目的和风险,就不会注入足够的资源(龙其是业务部门的人员)参与到项目中,不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参与项目的各种重大决策,不会为ERP项目营运足够的声势使全体员工在意识上做好迎接管理变革的准备。企业高层管理的深刻认识和强力支持是ERP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12.为何称ERP为“一把手工程”?

  企业的决策者在ERP实施过程中的特殊作用。ERP是一个管理系统,牵动全局,加之要实施过程中会触及和影响到不同的即得利益,如果没有第一把手的参与、授权和协调,是很难调动全局的。

  企业最高层领导对ERP系统的重视、期待和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为了保证ERP的实施成功,必须支持项目在企业中获得仅次于企业正常运营的第二位优先级。其次,进行整个企业范围的资源分配和进度安排。第三,对业务流程的改变拍板。第四,制订和执行奖惩措施。

  13.如何克服传统管理体制所维系的经营习惯形成的运作惰性阻力?

  新旧管理模式难免有一些本质的区别。公司的管理者往往已习惯于传统的模式管理,往往会沿用习惯的方法去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ERP动态、共享式的管理手段难免会改变调研情况的方法和作出营运决策的依据,使许多企业管理者一下难以适从,对新型管理系统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在新型管理系统中的管理点,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相对增加了的情况下。

  对此,公司应该在建立ERP系统前,就客观地认识和评估新系统的利弊,估算企业将为此付出的代价和增加的工作量,从心里上做好准备主动去适应它,从而把运作惰性阻力降至可能的最低限度。

  14.ERP项目的人力资源投入误区是什么?

  很多企业在ERP项目初期会把它当成是IT部门或企划部门的信息工程项目,项目小组通常只由缺乏业务背景和决策能力的IT人员和对企业的了解较少的咨询顾问组成,而没有实际享受项目成果的业务部门的参与。这样,项目小组的工作结果往往不被业务部门接受,造成项目的决策周期延长。

  这种脱节的项目人员投入无疑会导致项目周期的拖长和总体资源的浪费。

    15.为何说“ERP就是实施一套新软件,ERP项目只是IT部门的事”是一种错误而危险的认识?

  一些企业往往会认为ERP项目就是实施一套新软件,ERP项目只是IT部门的事,只要业务部门把自己的需求说清楚,剩下的事就一概不管了。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

  如果把ERP项目除去系统软件的外壳,其最核心还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什么,就是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的任何神经脉络,任何角落,都存在着管理问题。因此,ERP的实施应该是一个企业全员的行为,而不只是哪个单个部门的行为。

  ERP项目决不仅仅是流程的自动化,它一定是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的优化,如果没有业务部门的全力参与甚至是起主导作用的话,可以说根本就不是ERP项目。

  16.何谓ERP的“集成性风险”?

  对于熟悉过去单一业务系统的企业来说,基于流程并且具有高度集成性的ERP系统给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前后连贯的流程使相关部门之间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关系。这就很容易发生部门间相互误工、扯皮的现象。

  企业变革管理和相应的岗位培训,要能够使最终用户对他们各自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每一项操作对其他流程、用户和整个系统的影响有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形成系统整体的概念。